6.10.2. 在线升级模式

本芯片在 BROM 阶段支持 UART 升级模式。进入升级模式的方式:

  1. BROM 尝试完所有的启动介质,都没有启动成功,则进入升级模式

../../_images/upg_mode_select.png

6.10.2.1. 协议简述

升级通信协议分为三层结构:

  • 应用层

  • 传输层

  • 物理层

其中应用层为物理传输无关的命令通信,传输层将具体的命令和数据进行封装,物理层处理具体物理连接相关的通信操作。

../../_images/usb_protocol_arch_send.png

图 6.14 发送数据

../../_images/usb_protocol_arch_recv.png

图 6.15 接收数据

6.10.2.2. UART 传输

几个关键字符:

名称

数值

说明

SOH

0x01

Start of Heading

STX

0x02

Start of Text

ACK

0x06

Acknowledge

DC1

0x11

Device Control,定义为切换到主机发送状态

DC2

0x12

Device Control,定义为切换到主机接收状态

NAK

0x15

Negative Acknowledge

CAN

0x18

Cancel

A

0x41

ASCII 字符 ‘A’,从机程序发出的连接信号

C

0x43

ASCII 字符 ‘C’,主机程序发出的连接信号

6.10.2.2.1. 传输波特率

BROM 阶段使用的串口参数:

波特率

数据位

校验位

停止位

流控制

115200

8

N

1

N

6.10.2.2.2. 建立连接

在连接检测阶段,由从机程序主动发出就绪信号,主机程序检测并回应的方式建立连接。

../../_images/uart_phy_connect.png

图 6.16 建立连接示例

从机程序运行起来首先发送字符 A,表示就绪,并等待主机程序回应 ACK。如果等待超时, 则重复发送字符 A,进入等待。该过程循环执行,直到收到主机程序的 ACK 回复。 主机程序就绪时接收到字符 A,则应发送 ACK 建立连接。

从机程序的连接处理流程:

../../_images/uart_phy_connect_device.png

图 6.17 从机端建立连接的流程

主机程序的连接处理流程:

../../_images/uart_phy_connect_host.png

图 6.18 主机端建立连接的流程

6.10.2.2.3. 掉线检测

在没有传输任务的情况下,主机程序应该每隔 0.5秒发送一次 C 进行确认连接状态, 如果收到 ACK,表明连接有效,超时则表明连接已经断开。

从机程序通过命令通信的间隔时间进行掉线检测,即最后一次接收到有效的命令的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, 如果间隔超过 3 秒,则认为掉线,重新进入建立连接的状态,主动向外发出字符 A。

../../_images/uart_phy_disconnect_detection.png

图 6.19 掉线检测/连接维护

6.10.2.2.4. 数据传输

主机程序与从机程序完成连接阶段即进入数据传输阶段。

本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的一个特点是,数据传输是一个主机驱动的过程,从机总是被动响应。 即主机程序控制整个数据传输过程,从机程序是一个被动响应命令的程序。

这个特点与 YMODEM 协议相反。YMODEM 协议是一个从机驱动的协议,从机程序驱动数据的传输。

关键点:

  1. 无论是主机程序还是从机程序,只有处于数据传输阶段才可以传输数据

  2. 数据传输阶段,主机程序和从机程序都要区分两个状态:数据发送状态和数据接收状态

  3. 从机程序不会主动传输数据,传输数据的动作,总是被动触发

状态切换

为了描述方便,在数据传输阶段的状态统一分为两个状态进行描述:

  • 主机发送状态

  • 主机接收状态

默认情况下,系统处于主机发送状态(从机程序的角度为数据接收状态)。 在该状态下主机程序仅向外发送数据帧,并且等待 ACK;从机程序等待读取数据帧, 读取校验正确之后,发送 ACK。

状态切换由主机程序执行。当主机程序需要接收数据时,通过发送 DC2(RECV) 给从机程序, 从机程序回复 ACK 之后,通信状态切换为主机接收状态,此时从机程序可以发送数据帧, 主机程序等待接收数据帧,并且在校验正确后发送 ACK。

当主机程序接收数据完毕,需要发送 DC1(SEND) 给从机程序,将状态切换到主机发送状态。

传输流程

一个典型的数据传输流程如下图。

../../_images/uart_phy_data_transfer.png

图 6.20 数据传输示例

6.10.2.3. 应用命令

BROM 阶段的 UART 升级模式所支持的命令列表如下。

命令

功能

GET_HWINFO

0x00

获取硬件相关信息

GET_TRACEINFO

0x01

获取 BROM 的一些调试跟踪信息,AIC内部命令

WRITE

0x02

写数据到 CPU 可访问的地址空间

READ

0x03

从 CPU 可访问的地址空间读取数据

EXEC

0x04

指定位置开始运行程序

JTAG_UNLOCK

0x06

解锁 JTAG

BOOT_CONTINUE

0x07

跳出升级模式的循环,重新从存储设备启动

SET_FWC_META

0x10

发送固件组件(Firmware Component)的描述信息

GET_BLOCK_SIZE

0x11

获取传输的数据块大小,发送的有效数据须以该块大小为单位

SEND_FWC_DATA

0x12

发送固件组件数据

GET_FWC_CRC

0x13

获取设备端对所接收数据计算的CRC值,以确认传输是否出错

GET_FWC_BURN_RESULT

0x14

获取组件烧录后,设备端的校验结果

GET_FWC_RUN_RESULT

0x15

获取组件在运行之后的返回结果

6.10.2.4. 升级流程

在进行固件升级的流程中,BROM 阶段需要完成几个任务:

  1. 下载 Bootloader 到指定位置

  2. 运行 Bootloader 进入 Bootloader 的升级模式

对于升级而言,上述每一个部分都是升级固件的组件。制作升级固件时,每一个组件都有一个对应的组件描述信息。 利用这些信息,通过流程的抽象,上述的任务可被一个统一的流程进行处理。

具体的组件处理流程:

  1. SET_FWC_META

    工具将对应的组件描述信息发送给设备端。设备端的升级程序依据描述信息,准备接收数据。

  2. GET_BLOCK_SIZE

    工具获取本次组件传输的数据块大小。发送组件数据的时候,以这个块大小为单位进行发送。

  3. SEND_FWC_DATA

    工具发送组件的数据给设备端。设备端在接收数据的同时,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CRC 校验。 接收完成之后,依据前面接收的组件描述信息,对数据进行具体的操作。在 BROM 阶段, 如果组件是一个可执行程序,则在接收完成之后,运行组件。

  4. GET_FWC_CRC

    工具获取设备端所计算的 CRC 校验值,用来判断组件的传输是否正确。

  5. GET_FWC_BURN_RESULT

    工具获取设备端对组件数据的烧录是否正确。这是统一流程的一个步骤,BROM 不支持烧录组件,因此直接回复成功。

  6. GET_FWC_RUN_RESULT

    工具获取组件运行的返回值。对于可执行组件,则将组件运行返回值传给工具端; 对于不可置信组件,则统一返回0.

进行固件升级的时候,主机从固件包中顺序读取上述组件,按照流程逐个组件发送给设备端,即可完成 BROM 阶段的几个任务。

6.10.2.5. 调试功能

BROM 阶段的升级协议提供了几个用于调试的命令。

  1. WRITE

  2. READ

  3. EXEC

这几个命令可以用于芯片验证等调试场景,可以完成诸如读写内存,读写寄存器,以及下载一段程序并执行等操作。